Thursday, October 22, 2015

Throwback to Europe: 往維也納咖啡館的路上

維也納是我最喜歡的城市之一。去維也納之前我們遊羅馬、威尼斯。夏末的義大利天氣悶熱,遊客很多,街道混亂。遇上的義大利人不是特別友善,有時候還有點粗魯,當然要作生意的人除外。但想一想,如果是我住在羅馬、威尼斯這樣的觀光重鎮,應該也會很討厭到處都是遊客吧。我們是從威尼斯搭夜車到維也納的,經過一整晚的折騰(這個瘋狂的故事也只有留到下次再說了),到了維也納,竟有一種回家的感覺,一種回到熟悉的都市的「文明感」。火車站標示清楚,街道乾淨,人們彬彬有禮,會主動問你需不需要幫忙。整個城市給人的感覺就是「舒服」兩個字。

「如果我不是在咖啡館,就是在往咖啡館的路上。」這是奧地利詩人 Peter Altenberg 的名言。咖啡館散佈在維也納各個角落。當地人稱咖啡館是「第二個客廳」,在咖啡館獨自閱讀或三兩小聚,可以消磨一下午。也許就是這樣的咖啡館文化,給維也納帶來一種怡然自得的氣質吧?


Monday, October 19, 2015

Throwback to Europe: 聽 La Catedral 回憶歐洲大教堂 (Part 2 米蘭大教堂、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)

The Most Extraordinary 最非凡:米蘭大教堂 Duomo di Milano

米蘭大教堂

米蘭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,龐大雄偉,花費近六世紀才建成,因而結合多種建築風格。佇立在廣場上潔白的大理石建築在陽光下光彩奪目,美麗非凡。建築上半部分是哥德式的尖塔,共有138座,下半部分是巴洛克式風格,雕刻細節之繁複,讓人嘆為觀止。其實米蘭不是意大利最受歡迎的觀光重鎮,但是我覺得為了達文西的<最後的晚餐>也應專程一遊,而這座教堂就在市中心,「順便」參觀非常方便喔!

Monday, August 31, 2015

夏天的尾巴

八月三十一日,在廚房裡準備晚上的愛筵。今天不用工作,能夠心無旁騖地洗洗切切,對我來說可是小小的幸福。

從站兩個人都嫌擠的小廚房,可以看到客廳拉開的玻璃門外的花樹,濃濃的綠意。上週末的風雨,颳得庭院裡到處是殘枝落葉,蕭索也別有一番韻味。外頭正下著大雨,好像要補足整個夏天缺失的雨水。雨聲淅瀝淅瀝,是一種讓人心情平靜的節奏。雨的聲音,總是能帶我回到小時候,四腳亭爺爺家,漫長的午後。印象中,山裡的雨總是下個不停。

Tuesday, August 11, 2015

Throwback to Europe: 聽 La Catedral 回憶歐洲大教堂 (Part 1 巴黎聖母院)

其實我很喜歡聽廣播,特別是 CBC Radio 2。很久以前他們是幾乎全天播放古典音樂,大概是我高三還是剛上大學的時候,周中變成只有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的時段才聽得到古典音樂。當時引起了許多加拿大古典音樂家和樂迷的反彈,不過這是題外話了。聽廣播的樂趣就是有意外性,不知道下一首曲子會帶來什麼驚喜,偶然聽見沒聽過的曲子、不認識的音樂家,好像交到一個新朋友。

昨天就在車上聽到一首古典吉他獨奏曲,吉他的快速琶音帶出明顯的巴洛克風格,運用對位法的交錯旋律讓我聯想到巴哈的音樂。短短不到幾分鐘的曲子,卻蘊含強大的能量,聽著聽著,好像置身於一個古老莊嚴的時空,空氣中卻隱隱有一種壓抑的熱情。不知道為什麼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歐洲,2012 年的夏末,我們走過的石板路,爬過的螺旋梯,倚過的古老的高牆。

曲畢,我本以為是哪首改編巴哈作品的吉他曲,聽了介紹才知道是巴拉圭天才吉他演奏家巴里奧斯(Augustín Barrios Mangoré)之名作 <大教堂 La Catedral> 的第三樂章。難怪一聽就會想起歐洲的教堂啊!音樂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東西。



Friday, June 12, 2015

This is our story 結婚一週年

上個週末參加了一位姐妹的婚禮,在臨海的公園綠地上舉行。當天天氣特別好,陽光燦爛,水面波光粼粼,覺得溫哥華的六月從來沒有那麼熱過。

我們也是去年六月結婚的。本來也是要在碧草如茵的湖畔,在仲夏的花園中,至親好友的圍繞下套上婚戒。結果那天下雨。前幾天我還聽人說覺得去年六月特別溼冷。明明都是六月新娘,怎麼天氣差這麼多?

2014年6月14日,一大早起來,看著窗外灰蒙蒙的下著雨,一開始心裡是有些埋怨的。


突如其來的大雨,打亂了我們一切的準備,臨時將會場換到室內。我在照相後來不及進屋,賓客已經陸續到達,只能狼狽地躲在花園的一個花棚下,最後是廚房的員工讓我從側門進去。我小心翼翼地提起裙擺,穿過擁擠的廚房,從舊時佣人用的狹窄樓梯偷偷遛上二樓。在此同時,我的伴娘好友找不到我,在大雨中四處尋找,還不小心跌了一跤,手上還拿著我的頭紗,白紗就這麼掉進水窪里了。在慌亂之中,她只找到我的爸爸,他一個人在餐廳裡來回踱步,緊張地背頌他的講稿。當天發生了各式各樣的差錯,現在講起來其實滿好笑的。新郎領結沒打好,好幾張照片裡都是歪的。而我前晚沒睡好,雙眼皮突然變成內雙,看起來怪怪的。還有典禮用的插花不見了,原來是忘了從車上拿下來。還有伴郎烏龍拿錯戒指,在典禮進行的時候,他還和伴娘悄悄在證婚人身後交換戒指。

正如一位弟兄在我們結婚的前一天和我們說的,婚禮當天一定會出錯,但就是這樣才值得紀念,鼓勵我們好好享受每一刻。按著我當初在花園舉辦溫馨婚禮的計畫,nothing was perfect。But in reality, everything was perfect, not according to my plan, but according to His.

在結婚前我還一直向主求一個好天氣。但是,主答應我們的禱告不是照著我們自己的想法。祂的意念真是高過我們的意念。中午婚禮結束後,下午我們在會所還有結婚見證聚會。結果當天超過預估來了四百人,坐都坐不下。若真是大晴天的話,會所又沒有冷氣和電扇,與會的弟兄姊姊不是都要熱死了。

如果沒有這場雨,一切都照著計劃完美進行,我也許就只關注着表面的事物--古雅的莊園、閃耀的湖水、在大樹下交換誓言、美麗的花飾、婚紗攝影等細節。但因著這場雨,我們才會更轉向主,更經歷祂作恩典。因著計畫被打亂,我們反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神的美意,弟兄姊妹的關懷,以及家人對我們的愛。

當天我最享受的,不是外在的婚禮儀式,而是有那麼多弟兄姊妹、親朋好友如同雲彩圍繞著我們。有甜美的詩歌,剛強的禱告。有家人的淚水,聖徒的歡笑。讓我們覺得何等不配卻又何等有福,有這麼多人愛我們。這樣的愛困破我們,將自己奉獻給主,愛祂愛祂的召會。雖然天氣溼冷,我們靈裡卻是火熱的。

剛結婚的時候,會有莫名的煩惱,擔心是不是日復一日過著平淡的生活,對彼此的愛,浪漫的情愫,就會在柴米油鹽中慢慢消磨掉了。但是,就像同工弟兄所說的 a life of ordinary days under the divine dispensing, 我們每天雖是過得平常,卻是在神聖分賜之下的生活。在這一年裡,沒有所謂的磨合期,沒有 drama ,只有學習彼此顧惜,學習一同領受生命之恩。雖然還有許多不足之處,但看著許多年長聖徒的榜樣,相信我們對彼此的愛,也會在主的生命中,越來越深,越來越甜。

讚美主,結婚一週年,仍是要唱當天唱的詩歌:This is my story, this is my song, praising my SSaviour all the day long。謝謝2014年6月14日所有前來扶持我們的弟兄姊妹和朋友,遠道而來的家人,以及一路上許許多多的祝福和禱告。再來回顧一下我弟弟 Samuel 所製作的小影片,謝謝你們願意分享我們的喜悅!

 

Monday, June 8, 2015

東京蜜月:Ghibli Musuem 吉卜力美術館的紀念品

溫哥華的夏天來了。這個週末氣溫直逼30度,讓人好想吃冰棒。一時興起翻出在吉卜力美術館買的小布袋,帶狗兒去附近的日本雜貨店買宇治今時冰棒。本來是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,卻因可愛的 sousou 小巾折第一次派上用場,一下變成了special occasion。


Wednesday, March 11, 2015

第一次的京都:和服體驗 Part 1 熱情的染匠阿姨+鍵善良房黑糖葛切

婚前和媽媽一起去的京都母女行,還有許多美好的時光來不及記錄下來。雖然已時隔兩年,這裡再繼續和大家分享那趟旅行的愉悅收獲。而染匠和服體驗,絕對是京都之旅的 highlights 之一。

在預備京都之行時,我就打定主意要體驗穿和服的滋味。雖然本人已經不是少女,但仍抱持着少女情懷哈哈,想像若是穿著優雅和服漫步在清水寺周遭的京都老街,一定是非常的羅曼蒂克。網路上普遍推薦和服體驗的店家主要是染匠和岡本。據說岡本服務比較商業化,提供許多新穎的和服花色選擇;而染匠則是傳統細心,可是和服款式相對較少也較舊。像我這種喜歡舊東西的人,當然是選擇染匠了。不過預約染匠的時候的確有點困難,還好多虧了旅館 Ann Lina小姐的幫忙,才達成心願。

染匠就在高台寺的一條巷子裡,從公車站步行幾分鐘就到了。小小的一家店,和服都是折好放在幾層抽屜裡。選擇真的不多,而且幾乎都是粉色系、小花紋,不大適合我。而且想選個適合初秋的花樣,卻看來看去都沒有合意的。染匠給客人挑和服的時間很短,一下子很難作決定。最後匆匆選了紫色調的牽牛花和服,就被趕去換衣服了。

在此同時,我那熱心又有主見的媽媽,正在大力推薦當時也在挑選和服的一個台灣遊客小姐,選一件顏色較深的藍和服,更襯膚色。但是她最後還是選擇了粉紅色的和服。我也是真心認為她穿藍色的那件比較好看呢。其實和服之美,就是美在季節感,按着春夏秋冬的更迭,外衣的材質與顏色、花樣都有不同的講究,裝扮出大自然的各種風情。從日本俗諺「吃垮大阪,穿倒京都」,就不難看出京都人對穿著有多麼重視。我覺得去和服體驗的女孩,可以按季節嘗試不同的花色,不一定要侷限于粉紅色唷。

染匠阿姨在客人裝扮好後會照像存檔。總覺得牽牛花還是比較適合夏末,不過炎炎初秋應該也可以吧。

Monday, March 2, 2015

東京蜜月:住宿推薦「庭之飯店」Hotel Niwa Tokyo

選擇住宿絕對是出外旅行的一大課題。無論是背包客住的 hostel 或是星級酒店,各種住宿選擇玲瑯滿目,還有考慮價位、地點、舒適度等種種考量。因為這次是「蜜月旅行」,住宿總不能太馬虎,但是東京「看起來不錯」的飯店價位都很高,便宜旅館卻都是舊舊小小的模樣,讓人感到有點不大舒服。

上網搜索的時候發現一家「庭之飯店」 Hotel Niwa Tokyo ,好像是商務型的酒店。看似新穎乾淨,價格也很合理,雖然不是在觀光景點附近,但是位於東京都心,交通也很方便,最後就決定這家囉。


Tuesday, February 17, 2015

煮簡單的:懶人香蕉馬芬

香蕉買太多來不及吃都熟透了該怎麼辦呢?

如果正好是在週末的話是可以煎個香蕉鬆餅 banana pancakes (請配上 Jack Johnson 的那首歌)。如果需要一個快速又簡單的解決辦法,那就是烤個香蕉馬芬啦。

Muffins 好像常被譯作馬芬蛋糕,其實它根本不是蛋糕呀,而是 quick bread (簡易麵包)的一種。馬芬不像蛋糕那麼柔軟蓬鬆,但優點是做法快速,很難失敗。口感紮實,吃下去有飽足感,適合早餐配咖啡食用。

其實我不是那麼喜歡馬芬,一般外面賣的不是太乾就是太甜。但是這個香蕉馬芬,因為有香蕉加持,質地溼潤,別有一種質樸的風味。更何況做法非常容易,連電動攪拌器都不用,不到半個小時就可以搞定,推薦給大家。


Sunday, February 15, 2015

東京蜜月:晴空塔 Tokyo Sky Tree

到達東京的那個晚上,我們把握時間先去造訪「晴空塔」。比起晴空塔的譯名,我更喜歡它英文名稱—Sky tree 天空樹。因為天候不佳,又是 weekday,沒有什麼人潮。下着傾盆大雨的夜晚是最佳背景,襯着高高聳立、靜靜發出幽藍燈光的天空樹,頗有一種浪漫氛圍。